新闻中心

三农为本、信仰不变,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2023-03-23 10:10: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升级增智、数字便农,推动生态模板“建起来”

进入“闷棚期”前夕,到山东寿光市胡营西庄子村的佩琪蔬菜专业合作社交易的菜农接连不断。菜农刘瑞强用智能地磅称完棚里最后一批长茄,蔬菜重量和价格实时上传至平台,村支书兼合作社负责人刘志军掏出手机简单操作几步,菜款便即时转入刘瑞强的农行账户,比往常秤砣称重、纸笔记账快捷高效了不少。

带来便利的是农行寿光市支行上线的“点水蜻蜓”综合收银台,用以简化蔬菜交易中人工称重、手工记账、现金结算等复杂流程堵点,针对菜农被打白条、压低菜价等痛点各个击破。截至目前,该行已为115家蔬菜交易市场上线平台,绑定下游菜农4862个,满足了收购点日常管理、交易监测和线上支付等需求,成功在“菜园子”与“菜篮子”之间建起数字桥梁。

农行寿光市支行由此开启一个全新尝试——合作创建新型惠农通服务点。“村里的服务点安装了智能POS,老少爷们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作为最早一批入选的农行惠农通专属信息员,刘志军最近没闲着,他协助农行进村建档,摸清菜农资金需求。目前,他这一个服务点已覆盖整个胡营西庄子村160多户菜农的金融服务。

通过构建“网点+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信息员”的服务体系,农民无需主动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部分金融诉求通过信息员在服务点即可满足。目前,寿光市支行已与619家蔬菜交易市场、蔬菜合作社签订协议,预计年内将集中打造200家核心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一个因地制宜、线上线下、扶持产业、惠及民众的乡村综合金融服务网正全面铺开。

以蔬菜交易平台为基点,以新型惠农通服务点为敲门砖,农行寿光市支行同步提供“强村贷”、村集体经济组织开户、农户信息建档和惠农e贷等产品“组合拳”,解决菜农生产资金难题。例如,依托大数据图谱,寿光市支行实施整村农户信息建档,批量发放蔬菜产业“惠农e贷”。当地享受信用、授信、利率评定等上门服务,足不出户申请线上贷款的菜农已有240多户,涉及金额2.7亿元。

全国蔬菜看寿光,蔬菜之乡的“金融样板”也正从田野走向山东省各地,以点带面、由链到态,有利于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一款APP平台,一台智能POS,一个惠农通服务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始于微处。农行系列金融产品为三农注入数字动力,让好政策真正服务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f6bc7578d200c006b5394c48999a89eb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826%2Fc88a7b2ej00qyexgt0012c000dw0096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jpg

农行寿光市支行工作人员实地走访蔬菜交易市场

农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经营工作的重点。作为服务三农主力军,农行从提供普惠金融、扶持特色产业、建设数字乡村等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农行坚定面向三农,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金融活水’。”

农行1.26万个县域网点,已覆盖31个省份的所有县,正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的保障力度。截至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5.90万亿元,增速11.47%;农业贷款余额7486亿元,增速17.18%。今年,农行计划新增乡村产业领域贷款700亿元以上,精准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针对农户、农企、合作社等三农主体,农行开展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看似地域铺展宽、业务涉猎广,但其内核是以农为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切实想其所想、供其所需。通过探索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农行让乡村振兴的惠农政策春风化雨般洒向田间地头,成为共筑小康路上的强大助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